标签:孩子偷钱,孩子叛逆.
孩子偷钱行为分析 满足自己的欲望,同时也是一种报复。
案例:女,10岁,近来常偷家里的钱,父母怎样说都不管用。孩子的母亲打电话过来咨询的前一天,学校老师找到家长,说孩子在学校里有偷钱的行为,并经老师调查确认不仅同学丢的钱是她偷的,近来老师随手放在讲桌上的钱也被她偷走,感觉问题严重,希望家长带孩子看一看心理老师,帮助纠正一下孩子的行为。
心理咨询师与孩子谈话时,孩子开始不愿意说话,但当确认心理咨询师并没有讨厌自己后,就放松下来了。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孩子表达的偷钱原因:
家长从来不给零花钱,课间同学们都有钱去买吃的,只有自己没钱买,感觉很不好,父母不在家时就偷拿了一些零钱,到学校不仅买自己喜欢吃的,还会请同学吃,目的是让那些不分给她吃的同学看看自己的“大方”。
当咨询师问到结果时,她说那些她不喜欢的同学会买更多的东西自己吃。她一生气就找机会偷了那个女生的钱,没有被发现,后来就时常偷,被发现后,老师当众说她这种行为是“犯罪行为的前兆”,同学们开始笑话她,有些同学表现出看不起她。她说她恨那个说她的老师,所以后来找机会偷了老师放在讲桌上的钱。当咨询师问:“你偷过与你比较要好的同学的钱吗?”她说:“没有,她们对我挺好的,我为什么要偷她们的钱? 咨询师分析形成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: 与家长沟通后,了解父母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,所以没有过问过学校 的事情,也不太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,因为孩子偷的钱数很小,最多的一次只拿了50元,所以也没有太当回事,当学校老师打来电话,才认为问题比较严重。
从家长的角度忽视了培养孩子自主计划花钱的能力,让孩子平日的基本欲望没有得到满足,导致“只看着同学们吃”的不好的心理感受,促成了偷钱的想法。